王佐书认为民办教育需要“三思二律二十四字”办学
2月18日,温州市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汇报会召开。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王佐书,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褚子育,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王文源,浙江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黄新茂等出席会议,再次把脉全国民办教育改革温州试点工作,并确定2012年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设在温州。
温州市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汇报会现场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王佐书讲话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褚子育讲话
市政府副市长仇杨均汇报温州市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左起依次为市教育局局长谢树华、市政府副市长仇杨均、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佐书、市教育局副局长戚德忠、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王文源
会上,市政府副市长仇杨均汇报温州市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仇杨均说,温州承担并花大力气推进民办教育改革,是因为温州过去、现在和将来,都需要民办教育;温州需要办有质量、有特色的民办教育;温州需要顶层设计和系统改革才能发展民办教育。温州从去年3月份启动调研,通过长达7个月的研究,于去年10月份出台了“1+9”的政策文件。改革呈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二是教育、发改、财政、民政、人力社保、工商等相关部门团结协作的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三是出台政策的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从登记管理、财政扶持、融资政策、队伍建设、产权属性、合理回报、税费优惠、土地政策、治理结构、办学体制等十个方面全面进行制度重建。温州民办教育政策的突破点与创新点在于在民办学校法人分类问题上的创新;在民办教育投融资体制上的创新;在出资者产权及回报规定上的创新;在民办学校鼓励扶持政策上的创新;在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平等待遇上的创新。
仇杨均指出,2012年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办好国家民办教育改革试点为目标,以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为根本出发点,根据国家、省教育体制改革的精神和全市民办教育综合改革动员大会的部署,将2012年作为政策试水阶段,认真做好“1+9”文件在100所首批推进学校的贯彻落实工作,形成更加科学、完善的民办教育综合改革政策体系。2012年主要工作是积极做好“1+9”政策的解读和贯彻;有条不紊推进十大政策落地生根;结合实际对部分政策进行微调;加强机构建设提高管理效能。
会上,市教育局局长谢树华汇报全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筹备设想。谢树华表示,2012年全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在温州召开,对温州民办教育改革的推进非常有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温州有信心全力办好此次会议。
黄新茂说,“1+9”文件出台后,浙江省民办教育界的反映一片叫好,同时很担心能不能落实,很希望了解温州这边的情况。这次到了以后,对温州很有信心,温州市委市政府不但制定了好文件,而且有非常明确的政策落实的路线图,已经在全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是发展的,要做强、做大的。政策出台后,重要的是“是不是吸引了民间投资,学校、举办者、教师是不是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办学条件是不是改善、质量是不是提高了”,要有些数字的东西,要用数字说话。
褚子育建议,温州民办教育改革一要界定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存量资产所有权问题;二要引导民办学校的内涵发展,民办学校要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方面,为公办学校提供更好的借鉴;三要健全改革效果评价机制,以更好地评价整个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做好温州民办教育工作经验的推广。
王佐书指出,“经济解决今天的问题,科技解决明天的问题,教育解决后天的问题,一个民族的文化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温州对这句话认识到位、操作到位,高度重视教育。要从民办教育的政治贡献、经济贡献、文化贡献、社会贡献、教育贡献来评价民办教育。他感谢温州市委市政府对此次改革的高度重视,为全国民办教育改革开了先河,并起了很大的作用。他认为,温州这次改革力度很大,这是对教育的认识,这是智慧、是能力、是责任心的体现,为国家的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若干个经验。温州民办教育改革在人力、物力、财力、权力及“名分”上,给了很大的倾斜,很大的支持。
王佐书认为,民办教育需要“三思二律二十四字”办学。“三思”是教育家思想、企业家思想、战略家思想联合办学;“二律”是遵循教育规律、遵循经济规律;“二十四字”是遵循教育规律,贯彻教育方针,优化教育方式,追求教育质量。他指出,民办教育改革评价体系不是简单的事,任何一个评价体系都是对一件事理论和实践认识的结晶,它要理论和实践再与具体操作相结合。在改革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很正常。大家都在改革,都在实验,允许出现这样或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些都是正常的。
会议还商讨了2012年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筹备的相关事宜,初步确定大会以“改革、特色、质量”为主题。(夏雯雯/文 陈长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