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单位登录
新闻资讯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暨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动员会召开

只有教育的发展 才有未来温州的发展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暨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动员会召开

 

    12月27日,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在市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暨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动员会,传达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新世纪以来全市教育工作经验,分析当前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部署实施《温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大政策文件,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力争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会议现场



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出席会议并讲话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金彪主持会议



仇杨均宣读首批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100所推进学校名单和12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单位名单



省教育厅副厅长褚子育应邀出席并讲话



市教育局局长谢树华发言


    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金彪主持会议。市领导陈笑华、包哲东、曹国旗、葛益平、仇杨均等出席会议。省教育厅副厅长褚子育应邀出席并讲话。

    会议提出,未来10年温州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教育现代化达标县(市、区)覆盖率全省领先,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全省领先。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学校为核心、匹配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的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建成学习型城市和人力资源强市。

    陈德荣在会上说,“改革开放30多年,温州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对着镜子作揖,只能是自己恭维自己,我们必须打破镜子、穿过去,才能大踏步前进,否则就容易被边缘化。在新的30年里,温州能不能引领潮流、立在潮头,取决于能否又好又快推进转型发展,实现转型发展关键要有高端要素集聚和人力资源转型提升。”陈德荣剖析道,近些年来温州发展相对较慢,发展方式尚未从过去依靠资源消耗、规模扩张转到依靠创新驱动、提升效益上来。温州产业低小散是一种表现形态,本质内涵是人才环境和教育供给的问题,如果没有人才的提升,就没有温州的未来。良禽择木而栖、良才择地而居,而创造良好的公共环境和制度条件的责任主体是各级党委政府。人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目的,人力资源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发展的目标也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现在老百姓生活已经从物质品消费逐步走向精神品消费,而教育既是提升人的全面素质的途径,也是提升人的品位和体验世界基本技能的平台。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牢固树立教育优先的理念,切实增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作为公共领域改革的先导性工作来抓,努力构建现代教育体系,通过发展教育来强化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撑,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陈德荣指出,温州人非常重视教育,但是当前优质教育公共品供给还远远满足不了老百姓需求,制约其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体制改革滞后,突出表现于办学体制总体比较封闭,公办与民办二元结构,公办学校政事、管办合一,教育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等方面。这些问题构成了整个教育领域的制度性缺陷,这种不公平、不自由和封闭性的二元结构带来了全社会教育资源配置的扭曲和低效率,带来了整个教育发展与老百姓要求的巨大落差。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教育公平,如果教育本身不公平,就不可能为老百姓提供满意的教育。我们必须有改革的勇气、魄力和胆识,以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率先在教育领域全方位推进改革,同步推进社会公共领域改革,加快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陈德荣要求,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以改革、开放为核心,重点在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要开放办学领域,探索实行法人财产所有权与运营管理权分离,鼓励各种所有制领域的投资主体办学校,鼓励各类办学主体以独资、合资等多种方式参与办学,支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开展校际合作。二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要由过去的财政投入逐步转为资本金项目投入,放开教育投资、生产、供给领域,以国有投资引导民间投资,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大幅提升教育产品的生产能力,更好满足群众需求。三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要推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管办合一逐步转为适度的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建立健全不同办学主体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形成不同的学校之间有效竞争,切实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产品。四要深化内部运行体制改革,要探索实行校董会、校监会、理事会等现代学校制度,健全教职员工代表大会制度,创新内部运行管理,赋予各个学校用工权、分配权和奖励权,充分激发调动积极性,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五要大力发展教育产业。要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动力,更多地把人力资源、资本和土地投到教育上来,使教育既成为满足老百姓需求的公共事业,又成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

    陈德荣指出,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以“全省领先、全国一流”为目标,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支持,着力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强化教育发展保障,全力推动温州教育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陈德荣强调,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教育优先的理念,以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大改革、加快开放,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教育体系,以教育发展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从而更好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

    陈金彪指出,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形成共识,对照市委市政府政策文件,制定具体举措,以实际行动体现教育优先,加快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要进一步明确重点,抓好教育经费的投入与保障,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推进民办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办学、共同发展的教育新格局。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建立健全教育工作管理机制,制订计划书、明确时间表、落实责任人,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褚子育在讲话中指出,温州是浙江省人口大市和教育大市,在全省教育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作为市场经济的先行者,率先进行教育投资和办学体制改革,走出了一条政府为主、全社会办教育的发展路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为浙江省实现普及十五年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两大历史性跨越作出了积极而独特的贡献。他希望温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把试点办成示范;推进教育均衡,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育人水平;扩大教育开放,进一步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他表示,教育厅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温州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仇杨均在会上宣读了首批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100所推进学校名单和12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单位名单。平阳县人民政府、瓯海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教育局等4个单位在会上作表态和交流发言。市教育局局长谢树华表示,全市教育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围绕"实现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工作目标,把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战略重点,把推进民办教育综合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校基本建设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据了解,共约35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包括各县(市、区)书记或县(市、区)长、分管教育副县(市、区)长,发改、教育、财政、规划、民政、人力社保、国土资源、工商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市直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温各高校主要负责人;市教育局中层以上干部及直属各学校(单位)主要负责人;引民资项目投资人;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推进学校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学校校长。会议还进行了首批教育引民资项目签约仪式。(日正 永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