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单位登录
新闻资讯
教育部成立民办教育政策研究院 戚德忠提改革四建议
    12月8日,教育部民办教育政策研究院成立大会暨首届民办教育政策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国务院参事室、民政部、人社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高等教育司、政策法规司、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有关部门领导,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部分民办学校、教育产业集团的负责人,学术界嘉宾、北师大师生代表共200余人出席了会议。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戚德忠等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教育部民办教育政策研究院成立大会暨首届民办教育政策研讨会现场



戚德忠副局长发言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导我市民办教育工作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谢焕忠主持了本次会议,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向会议致辞。会议期间,教育部和北京师范大学签署了共建研究院协议;并举行了教育部民办教育政策研究院揭牌仪式;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代表教育部向研究院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师大资深教授顾明远、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教育部民办教育政策研究院院长钟秉林也分别作了讲话。

    在首届民办教育政策研讨会议程上,国内教育公共政策的著名学者阎凤桥、张秀兰教授分别作了发言。作为两个(另一个为成都市教育局)参与大会发言的地方代表之一,戚德忠就教育部等国家十部委即将出台的民办教育政策提出四个建议:第一,新政策要回应办学者的诉求。办学者关心的产权属性、合理回报、收费政策、办学自主权等,教师关心的社会保险、退休金、评优评先、职称评审、培训等,校长关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校长独立职权等,应该要正面回应,底线鲜明。第二,新政策要立足国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真正捐资办学的人少之又少,因此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举办者通过投资办学获得法律许可的合理回报的奖励,人民群众愿意支付因为教育选择而产生的费用,政府因为扶持民办教育发展而使教育投入更有效益,这是三赢的举措。因此新政策制定过程中,对政策资源的倾斜,不必犹豫不决、裹足不前。第三,新政策要刚柔兼济。中国幅员太辽阔,没有一刀切不能办事,全都一刀切也办不好事。凡是具有普适性的政策,比如税收政策、土地政策、财产属性、教师社会保障、学校法人属性等,都要刚性地提,这样才能执行到位。凡是具有区域性的政策,要带有弹性,比如合理回报制度、财政扶持政策等,应由地方制定。最好形成一种对政府、对法人都具有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政策体系。第四,新政策要明晰几个态度。税收、土地、贷款等政策性资源应与公办学校同等;民办学校的教师所享有的社会保障等待遇,都应该与公办学校教师一样;举办者获取合理回报,不影响它的公益性。

    鲁昕在研讨会的最后,再次作了重要讲话,对温州的做法和建议再次给予肯定。她说,去年在河南,教育部提出民办教育政策存在的十大问题,温州在今年的云南会议上回答了九个半,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创造。鲁昕说,70年代的农村改革有安徽的“小岗村”,现在的教育改革有浙江的“温州”。鲁昕表示,教育部将持续关注温州经验,全力支持温州试点,也期待温州能继续推进、深化,为全国民办教育改革贡献智慧。

    据了解,教育部民办教育政策研究院是开放性的国家级民办教育政策研究机构,由教育部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设立。研究院聚焦民办教育政策设计,回应民办教育现实需求,坚持应用对策研究导向,推进教育理论实践创新,致力于为民办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决策咨询、理论参考、培训服务、评价支持和经验借鉴。(陈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