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教育局副局长戚德忠等受市政府委托,远赴北京、上海拜会国内民办教育政策法律制定和研究方面的有关权威领导、专家及媒体,就市委市政府新近出台的《关于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温委发[2011]8号)向学界寻求指导和帮助,获得了京沪民办教育学界和媒体的一致赞许和肯定。
戚德忠拜会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王佐书
戚德忠拜会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邀约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有关研究人员、特聘专家和媒体记者座谈交流
戚德忠拜会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秘书长董圣足、副秘书长方建峰,《民办教育新观察》主编张继玺等学者
戚德忠拜会了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王佐书,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教育室主任卢干奇、副主任方光伟,向他们介绍了温州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出台的经过,温州在法人分类、税费优惠、合理回报、财政扶持、产权明晰等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及近期将要推进的有关工作。王佐书认为温州作为试点地区,出台这样的地方阶段性政策,思想很解放很创新很务实。他尤其赞赏温州采用购买服务的经费投入方式,认为其思考的基点是政府责任,如果民办教育消亡了,政府得花更多的钱办教育,发展民办教育就是政府花小钱办更多的事更好的事。他赞誉,这足以说明温州市委市政府是有远见和负责任的党委政府。
卢干奇认为,实施新的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在现有框架内是无法操作的,必须打破现有的体制。温州推出的新政,跟规划的总体思路是一致的,改革很系统,可操作性很强。与卢干奇一同作为《民办教育促进法》起草成员之一的方光伟对温州给出的合理回报制度深表赞赏,她认为,《民办教育促进法》之所以没有对合理回报给出固定程式,是因为理论界还没有共识,加上中国幅员辽阔,很难用一种方式包打天下。温州这次采用基准利率测算的办法,操作性和可借鉴意义都很大,填补了目前法律的空白。
戚德忠拜会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时,对朱永新五月份到温州的调研和指点表示感谢。朱永新在温州调研时指出,温州作为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的全国唯一省份的试点地区,应该要有“教育特区”的政策,不受现有体制、政策和法律的束缚。这一指点给予温州很大的思想启发,使课题组在研究政策时能大胆突破政策障碍。为此,副市长仇杨均多次在政策研讨会上强调,试点改革就是要突破和创新,按照现有法律和政策做,那叫贯彻执行。拜会中双方进行融洽而深入的交流,朱永新鼓励温州继续向前,让政策落地,创造温州民办教育发展的黄金五年或黄金十年,这样温州民办教育就可以真正独秀中国。
在京期间,戚德忠邀约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有关研究人员、特聘专家和媒体记者餐叙。国家教育发展中心体制室副主任王烽,北大附中原校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康健,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储朝晖,研究院项目总监黄胜利,新阅读研究所主任朱寅年,以及《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斌,《中国教师报》新闻部主任翟晋玉等应邀前来。听了戚德忠的介绍之后,对温州民办教育的改革政策充满兴趣和期待,宾主双方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深入沟通,逐一了解各项政策出台的深层次考量,探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以及可期预见的效果。与会学者和媒体记者商定,择期以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名义组织专家组赴温调研,争取以温州为样本,把温州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纳入《2012年中国教育蓝皮书》的研究范围。
在沪期间,戚德忠拜会了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秘书长董圣足、副秘书长方建峰,《民办教育新观察》主编张继玺等学者。董圣足认为,温州的改革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法律资源,充分借鉴了国内民办教育的创新政策,充分张扬了温州区域个性,出台的政策集国内民办教育改革智慧之大成。他认为,在当前民办教育不敢改、不愿改、不让改、不能改、不会改的困境中,温州能领导带头、部门联动,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敢创敢试、大胆突破,整体设计、系统改革,这些做法和经验非常值得推广和借鉴。
学界的支持使温州民办教育改革有了更坚定的信心和勇气。温州将于11月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暨民办教育综合改革动员大会,日前已经遴选首批推进学校,并召开民办教育综合改革首批推进学校动员会,在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等具体项目上展开行动。(陈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