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书:为温州民办教育新政叫好
体现温州民办教育新政的10个组合配套文件于10月20日同时出台,为国家在浙江省进行的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这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促进民办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突破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民办教育面临学校法人属性、财政资助、师生权益、税收优惠、产权归属等制约发展的一系列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由来已久,错综复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这一状况决定了实施民办教育综合改革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而必须在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指导下进行顶层设计,在关键领域实行重点突破。何谓顶层设计?顶层如何设计?温州的做法作出了样子。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市委书记、市长先后6次进行专题研究、先后7次作出批示,市政府分管领导不下20次组织专题研究,教育、发改、财政、规划、国土资源、人力社保、金融、民政等10多个部门成立6个课题组,进行为期5个多月的深入调查和政策研究,形成了总课题报告和7个子课题报告,在此基础上制定出10个组合配套文件。其中每一项重要政策的制定,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凝聚着他们对发展民办教育的满腔热情和政治智慧。
不可否认,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的民办教育,尚未进入成熟期,带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密切相关的明显特征。这一现实情况决定了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设计不能盲目强调与国际接轨,而必须从现阶段基本国情和民办教育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着力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民办学校举办者、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把民办教育做大做强做优,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在这一问题上,温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思路也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他们坚持将中央精神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把国家对民办教育的一系列重大决策转化为极具操作性的地方政策。他们善于学习借鉴但不照搬照抄国外的做法;他们勇于进行制度创新,敢于突破不符合我国民办教育实情的一些现行政策的桎梏。20年前,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敢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当前进行民办教育综合改革,也同样需要有这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综观温州民办教育新政,新就新在立足于民营经发达地区的市情特点和民办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广开办学门路,广纳社会资金,既鼓励捐资办学,也支持出资、投资办学;既提倡不拿回报,也正确对待合理回报。新就新在将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锁定在做大做强做优民办教育,打造“学在温州”的教育高地。新就新在创造性地贯彻中央精神,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数量与质量兼顾,以分类登记管理为切入口,作出全方位的制度设计,形成了区分合理的教育公共政策体系。
我们为温州民办教育新政叫好,好就好在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在健全公共财政资助、保障师生合法权益、落实办学自主权、规范办学秩序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求真务实的新举措。我们有理由相信,新政的贯彻落实必将有效地吸引民间资金进入民办教育领域,有效地改进公共教育服务的提供方式,有效地改善民办教育的外部环境,有效地推动民办学校的教育改革和育人模式创新。
我们为温州民办教育新政叫好,旨在从当地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共同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民办教育发展新路子。
我们为温州的民办教育新政叫好。我们感谢温州市的各级党委、政府能狠抓新政的贯彻落实,支持办好一批人民满意的高水平民办学校,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提供更多鲜活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案例。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
(注: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众所周知,我国民办教育面临学校法人属性、财政资助、师生权益、税收优惠、产权归属等制约发展的一系列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由来已久,错综复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这一状况决定了实施民办教育综合改革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而必须在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指导下进行顶层设计,在关键领域实行重点突破。何谓顶层设计?顶层如何设计?温州的做法作出了样子。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市委书记、市长先后6次进行专题研究、先后7次作出批示,市政府分管领导不下20次组织专题研究,教育、发改、财政、规划、国土资源、人力社保、金融、民政等10多个部门成立6个课题组,进行为期5个多月的深入调查和政策研究,形成了总课题报告和7个子课题报告,在此基础上制定出10个组合配套文件。其中每一项重要政策的制定,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凝聚着他们对发展民办教育的满腔热情和政治智慧。
不可否认,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的民办教育,尚未进入成熟期,带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密切相关的明显特征。这一现实情况决定了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设计不能盲目强调与国际接轨,而必须从现阶段基本国情和民办教育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着力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民办学校举办者、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把民办教育做大做强做优,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在这一问题上,温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思路也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他们坚持将中央精神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把国家对民办教育的一系列重大决策转化为极具操作性的地方政策。他们善于学习借鉴但不照搬照抄国外的做法;他们勇于进行制度创新,敢于突破不符合我国民办教育实情的一些现行政策的桎梏。20年前,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敢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当前进行民办教育综合改革,也同样需要有这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综观温州民办教育新政,新就新在立足于民营经发达地区的市情特点和民办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广开办学门路,广纳社会资金,既鼓励捐资办学,也支持出资、投资办学;既提倡不拿回报,也正确对待合理回报。新就新在将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锁定在做大做强做优民办教育,打造“学在温州”的教育高地。新就新在创造性地贯彻中央精神,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数量与质量兼顾,以分类登记管理为切入口,作出全方位的制度设计,形成了区分合理的教育公共政策体系。
我们为温州民办教育新政叫好,好就好在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在健全公共财政资助、保障师生合法权益、落实办学自主权、规范办学秩序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求真务实的新举措。我们有理由相信,新政的贯彻落实必将有效地吸引民间资金进入民办教育领域,有效地改进公共教育服务的提供方式,有效地改善民办教育的外部环境,有效地推动民办学校的教育改革和育人模式创新。
我们为温州民办教育新政叫好,旨在从当地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共同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民办教育发展新路子。
我们为温州的民办教育新政叫好。我们感谢温州市的各级党委、政府能狠抓新政的贯彻落实,支持办好一批人民满意的高水平民办学校,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提供更多鲜活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案例。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
(注: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