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优质教育 创设优美校园:市教育局举行六城联创贯彻大会
10月27日上午,温州市教育局召开 “六城联创”贯彻大会,专题学习传达全市“六城联创”动员大会精神,全面部署教育系统创建工作。局机关全体干部和直属学校(单位)领导等150多人参加会议。
会上,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胡长林重点传达了市委书记陈德荣在全市“六城联创”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局党委书记、局长林卫平以“扩张优质教育,创设优美校园”为主题作动员报告,就教育系统如何参与创建活动进行详细部署。
林卫平指出,我市组织开展“六城联创”即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活动,目的就是要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城市环境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加快推动温州转型发展。这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全市教育系统要积极响应号召,以务实的精神、实在的措施投身到“六城联创”活动中。
林卫平强调,在“六城联创”活动中,教育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扩张优质教育,创设优美校园”:要从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与百姓需求这一矛盾出发,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要从打造绿色校园、平安校园,提升校园文化入手,创设优美校园,全面优化育人环境。
“扩张优质教育”,教育系统要围绕“一个目标,两大建设,三项创新,四大保障”做文章。
“一个目标”。“十二五”期间,温州教育发展总的战略目标是: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要坚持“办一流教育,育一流人才”“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个孩子”,为温州百姓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丰富、更具特色的教育服务。
“两大建设”。要切实加强“学校建设”和“师资建设”这两大建设。打造一流的设施和一流的师资,才能逐步实现“办一流教育、育一流人才”的目标。根据建设“一流设施”的要求,市本级要全力推进温州中学国际部、温州八中瑶溪校区、温州三十一中、温州三十二中、中职基地、高职基地等40个项目建设。为打造一流的师资,要更加重视“校长、班主任、骨干教师”三支队伍的培养,完善“三三制”教师培养激励机制,培养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三项创新”。要深入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考试招生制度创新”这三项创新。在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要发挥温州改革创新精神,根据国家鼓励民间资本“非禁即入”政策,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教育事业;要深入思考公办学校的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试验;要积极探索营利性民办学校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扶优扶强民办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要从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教育质量评价、人才评价制度这三个方面入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要继续推进 “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活动,着眼于全体学生,广泛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考试招生制度创新方面,要以“有利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原则,继续推进各个学段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引导和促进学校错位发展、学生全面发展。
“四大保障”。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加强教育领导是办好教育的四大保障。要努力争取政府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努力做到教育经费 “三个增长”和“两个提高”,又要鼓励社会投入,吸引民资办教育。要更加重视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推动教育均衡化和城乡教育共同发展。要逐步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和指导,以更大决心、更多财力、更多精力支持教育事业,真正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创设优美校园”,要从校园绿化、校园文化、校园平安这三方面入手,为广大师生创造优美舒适、有文化品位的学习生活环境。各校要坚持“少硬化,多绿化”的原则,多种花草,多种树,努力使校园成为 “四季有色、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的优美乐园;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史馆、图书馆建设,努力让校园里书香味浓一点,“无声教育”体现一点;要扎实做好校园安保工作,确保安全教育到位、安全措施到位、安保人员到位。(林日正 刘辉)
会上,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胡长林重点传达了市委书记陈德荣在全市“六城联创”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局党委书记、局长林卫平以“扩张优质教育,创设优美校园”为主题作动员报告,就教育系统如何参与创建活动进行详细部署。
林卫平指出,我市组织开展“六城联创”即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活动,目的就是要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城市环境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加快推动温州转型发展。这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全市教育系统要积极响应号召,以务实的精神、实在的措施投身到“六城联创”活动中。
林卫平强调,在“六城联创”活动中,教育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扩张优质教育,创设优美校园”:要从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与百姓需求这一矛盾出发,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要从打造绿色校园、平安校园,提升校园文化入手,创设优美校园,全面优化育人环境。
“扩张优质教育”,教育系统要围绕“一个目标,两大建设,三项创新,四大保障”做文章。
“一个目标”。“十二五”期间,温州教育发展总的战略目标是: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要坚持“办一流教育,育一流人才”“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个孩子”,为温州百姓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丰富、更具特色的教育服务。
“两大建设”。要切实加强“学校建设”和“师资建设”这两大建设。打造一流的设施和一流的师资,才能逐步实现“办一流教育、育一流人才”的目标。根据建设“一流设施”的要求,市本级要全力推进温州中学国际部、温州八中瑶溪校区、温州三十一中、温州三十二中、中职基地、高职基地等40个项目建设。为打造一流的师资,要更加重视“校长、班主任、骨干教师”三支队伍的培养,完善“三三制”教师培养激励机制,培养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三项创新”。要深入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考试招生制度创新”这三项创新。在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要发挥温州改革创新精神,根据国家鼓励民间资本“非禁即入”政策,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教育事业;要深入思考公办学校的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试验;要积极探索营利性民办学校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扶优扶强民办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要从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教育质量评价、人才评价制度这三个方面入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要继续推进 “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活动,着眼于全体学生,广泛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考试招生制度创新方面,要以“有利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原则,继续推进各个学段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引导和促进学校错位发展、学生全面发展。
“四大保障”。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加强教育领导是办好教育的四大保障。要努力争取政府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努力做到教育经费 “三个增长”和“两个提高”,又要鼓励社会投入,吸引民资办教育。要更加重视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推动教育均衡化和城乡教育共同发展。要逐步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和指导,以更大决心、更多财力、更多精力支持教育事业,真正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创设优美校园”,要从校园绿化、校园文化、校园平安这三方面入手,为广大师生创造优美舒适、有文化品位的学习生活环境。各校要坚持“少硬化,多绿化”的原则,多种花草,多种树,努力使校园成为 “四季有色、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的优美乐园;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史馆、图书馆建设,努力让校园里书香味浓一点,“无声教育”体现一点;要扎实做好校园安保工作,确保安全教育到位、安全措施到位、安保人员到位。(林日正 刘辉)